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早在南北朝時吳均便在《與朱元思書》中這般描繪富春江。
我叫夏媛,來自經濟管理學院。作為一個在富春江畔長大的孩子,自小就被語文老師教著“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長大。東吳大帝孫權是坐著小船出的富春縣,開始一統天下的偉業;黃公望也在富春江畔隱居畫下的《富春山居圖》;達夫先生也是被這江水送去的杭州,踏上日后的征程。
富春江對于我們富陽人來說就不是僅僅的一汪江水這么簡單了,他早就融入我們的骨血中,深深的烙在了我們靈魂深處。早晨就去江邊的恩波公園晨練、唱戲,夜晚就去江濱大道散步,鸛山爬山吹風看江水流動。天晴了去鹿山大橋附近的東吳公園曬太陽野炊,乘船去江水中心的新沙島摘果子、燒烤;下雨了,就坐在鸛山公園的長廊里唱戲拉琴。
富陽人民的每一項生活都離不開這一汪江水,背井離鄉之后最掛念的也是這一汪水。三伯伯已經離開家鄉去上海30多年了,自打我記事以來大概每年會回來五六次。因為我家在市區距離富春江只有5分鐘的車程,并且那時在老家還沒造房子三伯伯為了方便都會住在我家。每一次陽光尚好的時候都會喊上我去江邊走走,指著這里那里和我說他過去的青蔥歲月。
這兩年三伯伯換了工作單位工作清閑了很多,原本愛釣魚的他,越發對釣魚癡迷,總是愛去富春江垂釣。他和我說的最多的就是“富春江的水這兩年干凈了很多,幾年前的水又黑又發臭,現在靈橋的造紙廠關掉了很多很多,水味道也不大有了,漂浮的垃圾越來越少,魚的味道和我小時候的味道越來越像了!”現在的天空越來越藍,空氣也越來越清新,挑個溫暖的冬日,坐在富春江畔講著鄉音聊著家里長短垂釣對于三伯伯無疑是一種最好的享受
也許我們叔父那一輩現在所追求的是他們記憶中的富春江,富陽的味道。幸好早些年政府應為水污染痛下決心將自己提供GDP大部分收入的造紙廠全部都拆除了。富春江上游的造紙廢水污染排得到了及時的克制。黑臭的江水、長滿水藻的江水逐漸變成了現在有著游客乘著船、垂釣者釣著魚的富春江。
又見最愛富春江。現在的富春江已經恢復到了我小時候的富春江。小時候我們也是坐著船去杭州、去場口,小時候我們也在富春江里肆意游泳,最饞的那口也是沒有柴油氣息的大江魚。相信我們叔父輩記憶中可以直接抔一口江水解渴的日子,也指日可待。
文?文秘1508班??夏媛???
圖??經濟管理學院